霸王集團尚未走出二噁烷的陰影,章光101的生發育發產品也被指查出含有西藥“米諾地爾”(MINOXIDIL)。
不約而同的是,這兩家公司產品均以中藥作為主打概念。
據公開信息稱,章光101兩款產品因含有“米諾地爾”,已先后在新加坡、香港地區下架。雖然上述產品未在大陸市場銷售,但信任危機已經迅速蔓延至其在大陸市場銷售的其他產品。
8月5日,章光101總裁辦主任章芳告訴記者,“國內三家工廠抽樣自檢,初步結果沒有發現‘米諾地爾’成分,藥監部門已經介入抽查檢驗。”
事件的發展宛如“霸王事件”重演。在被指含有“二噁烷”后,霸王迅速辟謠稱“被競爭對手惡意打擊”。章光101的回應也幾乎如出一轍。章光101集團總裁趙旭亮稱:“不排除被競爭對手惡意攻擊。”
陷入“米諾地爾門”
8月1日,新加坡衛生科學局稱,在例行檢查時發現章光101金裝101高級生發靈及章光101D發寶兩款產品含有0.26%米諾地爾成分,責令下架。隨后,香港、澳門當局也要求回收這兩款產品,并呼吁市民不要購買及使用。
章光101有三家工廠,分別位于北京、浙江、河南鄭州,其中,被檢測出含有“米諾地爾”的產品來自浙江的生產廠。
罪魁禍首米諾地爾中文名為“敏樂定”或“長壓定”,是一種降壓藥,具有擴張血管的作用。臨床應用中,具有促使毛發增生的效用,外用治療脫發癥。醫院常將它按照2%-5%的濃度配制成生發水。
章光101公司的通報也稱,章光101產品根據中醫原理組方,配方中不含米諾地爾成分,但米諾地爾作為醫學界公認的具有一定生發作用的西藥,在本行業中常被用作陽性試驗的對照品。在新產品開發的過程中,試驗室里會備有一定數量的米諾地爾陽性對照品,供試驗對比之用。
通報稱,“此次浙江工廠生產的出口產品中含有微量米諾地爾成分的事件,可能因浙江工廠廠房整體搬遷,含有米諾地爾陽性對照品的酒精溶液被當作原料酒精不慎流入出口產品的提取車間所致。”
“新加坡檢出濃度為0.26%,但正常的生發濃度為2-5%,0.26%的濃度對生發沒有意義,這也能說明公司沒有刻意添加。”章光101通報稱,此次在新加坡和香港被檢出含米諾地爾成分的產品均按照當地政府的要求,注冊為中成藥,品名、配方、包裝和規格均與國內不同,屬于定制產品,由公司委托下屬浙江章光101有限公司生產。以上產品在國內均無銷售。
8月5日,章光101總裁辦主任章芳告訴記者,“新加坡那邊問題出來后,我們對三家生產廠自行組織了公司的內部檢查,沒有發現別的產品里面含有西藥米諾地爾。”
據本報記者了解,目前,章光101三家工廠所在地省級藥監局已經介入調查。但有了“霸王事件”的前車之鑒,只要檢驗結果一天不出,消費者的疑慮就會與日俱增。8月5日,本報分別致電北京市藥監局,浙江省藥監局以及河南省藥監局,但均未獲得檢測結果。
章芳告訴記者,“北京市藥監局本周一已經赴章光101北京的工廠抽樣檢驗,浙江省藥監局昨天(8月4日)就去抽檢了,河南省藥監局是8月5日去鄭州工廠抽檢的。”
重蹈霸王覆轍?
霸王二噁烷事件陰影尚未揮去,章光101緊隨其后陷落,這不禁讓人擔心下一個是誰?
據該公司官網介紹,章光101集團成立于1987年,集團立足人類頭發健康產業,以公司創始人趙章光先生自主研發的章光101生發、養發、防脫發及護膚系列產品為主導,堅持以醫藥業為龍頭,產業化、多元化、國際化經營的發展方向。
章光101擁有10000多名員工,公司固定資產超過10億元,截至目前,已經在國內設立2500多家專業生發連鎖咨詢服務機構。
據公開報道,“霸王事件”發生后,雖然霸王集團極力澄清自己,但其股票迅速縮水,產品在各大銷售終端遭受前所未有的冷落,各地消費者甚至提出退貨。面對如出一轍的事件,章光101是否能獨善其身?
對此,章芳表示,“香港、新加坡出問題的產品都是屬于定制的專供產品,專供的產品批量相對比較小,目前沒有具體的數字。”她還告訴記者,除了這兩款含米諾地爾的產品在新加坡下架外,其他產品在新加坡都在正常銷售。
知名日化行業專家、亞洲PHPC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谷俊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章光101應該不會重蹈霸王覆轍。“章光101在知名度、銷售額、受眾群上遠遠不如霸王,而在銷售渠道上,章光也是遠遠遜色霸王,超市銷售渠道都見不到章光101,只是在專賣店出售。” 谷俊說。
“對外界來說,霸王背后有很多東西,這幾年迅速紅起來,有些企業不服氣它,又剛剛上市,自然成為各界關注的重點;章光101是趙章光自己發明的,一直是默默無聞,不像霸王炒作中藥世家的概念,這個業內都不信的。”谷俊表示。
另外,在國內生發育發細分行業,章光101是一枝獨秀,目前尚無品牌能與其抗衡。谷俊表示,其他品牌都是些區域品牌,都沒有名氣,如果國內產品沒問題,不會像霸王那樣被動。
不過,與霸王剛開始回避問題不同的是,在出現問題后不久,章光101就對外做出了通報。
另外章光101承諾:“我公司向廣大消費者鄭重承諾:一旦發現有問題的產品,我們將立即采取召回措施,以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從“明爭”到“暗斗”
章光101集團總裁趙旭亮接受浙江媒體采訪時認為,章光101的情況跟去年底發生的農夫山泉“砒霜門”事件非常相似,“不排除競爭對手惡意攻擊的可能性”,他甚至意味深長地說,“希望媒體等待章光101后面的行動。”
趙旭亮此言似乎有所指。據香港《東周刊》爆料稱,正在逐漸從輿論漩渦中隱匿的“霸王事件”,是一陳姓男子自導自演的一場戲,目的是要陷霸王于競爭洼地。
據《東周刊》稱,陳姓男子是香港生樂華國際有限公司老板,旗下品牌“梨奧美”系中藥洗發水,今年3月其宣稱“公司產品絕不含二噁烷”。
該陳姓男子曾拿霸王產品去檢驗,最終結果二噁烷含量為10ppm,但陳姓男子之后卻言之鑿鑿將結果放大為27ppm,從而引發公眾恐慌。
在問及是否有競爭對手在背后“搗鬼”時,章芳表示,“是否有別的企業在背后做手腳,你們媒體自己來判斷,我們只能就事論事。”
但是記者提到“霸王事件”后就緊接著出現章光101“米諾地爾事件”,她表示,“可能是有競爭對手(在做手腳),國內育發品牌那么多。”
不過,谷俊表示,日化行業不會像飲用水行業那樣互相揭底,“一些企業宣傳的所謂是法國、日本的品牌,其實就是國內產的,大家本都是不清不白,背后都有一些宣傳上的虛假謊言,互相攻擊可能性不是太大。”
不過,競爭對手多年來在市場上的“明爭”,正在有轉向背后“暗斗”的傾向。“尤其是在競爭激烈的日化行業,類似的事件可能越來越多。” 一位不愿公開姓名的日化行業銷售人員如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