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通過統一各地產權交易機構交易規則,促進各類所有制企業跨區域兼并重組
2010年通過產權交易市場公開掛牌轉讓國有產權921億元,比評估結果增值143億元,平均增值率17.8%。其中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通過產權交易市場公開轉讓國有產權531億元,比評估結果增值56億元,平均增值率為11.5%。
中國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機構協會昨日在北京宣告成立。該協會將通過統一各地產權交易機構交易規則等措施,為各類所有制企業跨區域兼并重組創造更好條件,有利于進一步推動國有資產在更大范圍內優化配置。
據了解,中國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機構協會是由民政部批準成立,業務主管單位是國務院國資委,首批機構會員有66家,京、津、滬、渝四地產權交易機構均列其中。
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昨日表示,該協會的成立標志著企業國有產權交易市場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黃淑和說,多年來,國資委一直積極推動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機構協會的成立,目的就是順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通過成立自律性的行業組織,搭建產權交易機構與政府、社會之間的溝通平臺,擴大產權交易市場影響力,促進交易機構自身行為的自律,維護正常的產權交易市場秩序。
針對全國26個省(區、市)的統計結果表明,2010年通過產權交易市場公開掛牌轉讓國有產權921億元,比評估結果增值143億元,平均增值率17.8%。其中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通過產權交易市場公開轉讓國有產權531億元,比評估結果增值56億元,平均增值率為11.5%。
由于產權交易市場在促進企業國有產權有序流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同時也帶動了其他各類公有產權在產權交易市場中的流轉,現在一些地方紛紛探索將包括金融國有資產、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法院涉訴資產等各類公有產權和公共資源也納入到產權交易市場公開轉讓。
據介紹,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機構協會成立后,將通過制定行規行約、行業標準、機構自律守則等,加強行業自律,推動我國企業國有產權交易市場的規范和健康發展;通過統一發布行業相關信息,促進行業資源共享,進一步推動國有產權在更大范圍的優化配置;通過引導會員機構在國家政策法規的框架下開展業務創新,為各類投資者提供更加高效的市場服務。
首任中國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機構協會會長蔡敏勇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十一五”期間,我國企業國有產權交易總規模已經突破了5000億元。“十二五”時期,企業國有產權交易規模將保持兩位數的增速,交易量約占各類所有制企業產權交易總量的50%左右。
蔡敏勇說,“十二五”期間,我國經濟步入結構調整的新階段,經濟結構的優化布局、企業自身資源的優化配置都要求我國產權交易市場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協會成立之后,企業國有產權的流動機制將進一步得到規范,同時,將對各地產權交易機構的交易規則進行對接、統一和規范,這將有利于各類所有制企業跨地區、跨區域進行兼并重組。”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