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多年的狂飆突進,2015年信托業又將何去何從?
近日,中國信托業協會專家理事周小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就信托業的一些熱點問題談了自己的看法。
關于增長:市場拐點遠未到來
周小明:當前,信托行業高速增長階段結束,未來仍將平穩增長。過去行業規模擴大主要受銀信合作驅動,最高時增速達到70%,現在卻只有20%出頭。
現在行業規模實現增長則取決于信托行業所依托的理財市場仍然處在成長周期。具體來說,是“三個相關性”在起作用:
一是理財市場發展階段與人均GDP水平的相關性。
一般說來,一國人均GDP水平達到中等收入階段,理財市場即步入發展階段。我國在2008年人均GDP首次進入中等收入階段,所以理財市場從那時候開始呈現爆發式增長,目前我國仍處于中等收入發展階段,理財市場仍在增長過程中。
二是理財市場規模與GDP總量的相關性。
對比美國和日本,發達國家的理財市場規模一般為GDP的1.5倍至兩倍。按照這個標準,我國的理財市場規模起碼應在100萬億元以上才會達到峰值,并步入成熟階段。而目前我國各類理財機構全部理財規模加起來才剛超過50萬億元,市場的增長潛力仍然巨大。
三是理財需求與經濟周期的相關性。
一旦進入中等收入階段,理財需求與經濟周期未必有絕對的正相關性。經濟處于下行周期時,市場對理財的需求反而會更加強烈。比如美國在2008年金融危機后,理財市場經過短暫的波動之后,仍然獲得了遠較經濟增速更高時期的增長速度。
記者:什么樣的外力因素會打破未來行業繼續平穩增長的預期?
周小明:一是我國真的進入“中等收入陷阱”;二是國家對信托行業的政策有重大調整。但是按照目前的改革方向,暫時看不出有此跡象。
關于創新:如何既賺吆喝又賺錢
記者:近年來創新業務不斷出現,但基本上還遠未到量價齊升的階段,您如何看待創新業務的盈利模式?
周小明:創新業務要分兩類來看。一是功能有創新,卻很難成為持續的商業模式的類型。比如土地流轉信托,這是信托制度靈活性的創新體現,非常有亮點,或許會有極個別信托公司成功開展此業務,但卻很難成為商業模式。
再比如企業年金信托,如果信托公司僅把它局限在受托人的角色,而不是作為投資管理人的角色去發展,也很難成為商業模式,都會是只賺吆喝不賺錢。
二是既進行創新又可以成為商業模式的類型。其中我看好兩類:一是將傳統的、非標的融資信托轉向投資策略驅動的浮動收益的另類投資基金,這是信托公司水道渠成的選擇。
因為另類基金所需的兩類基礎(另類資產及交易對手),傳統的融資信托都已經積累了,過去只是散的,沒有固定的投資策略,現在變成一個投資組合。這種提升是自然的,只需要信托公司配上系統性的業務能力,就能成為商業模式。
二是家族財富管理,這是未來能夠成為可持續商業模式的創新業務。但是要在這塊領域有所突破必須三管齊下:一是將家族財富管理作為公司的戰略性定位;二是將匹配的資源投入作為支撐;三是提供有可操作性的解決方案。
關于風險:聲譽風險至關重要
記者:2014年有一個變化,即以市場化的原則化解風險,這是否意識著剛兌正逐步弱化。值得關注的信托公司短期和中長期風險有哪些?
周小明:我一直認為,不“破剛”行業沒有未來。“破剛”是個過程,是個自然弱化的過程。
信托行業未來弱化剛兌的過程,將由三類事件驅動:一是隨著產品轉型成功而自然弱化。當權益性的投資信托和事務性的服務性產品取代債權性的融資信托產品成為主導時,剛兌會自然弱化甚至消失;二是隨著盡職管理能力提升而逐步淡化。以往的剛兌策略與信托行業盡職管理能力欠缺直接關聯。
隨著未來信托公司的能力提升,融資信托的風險會更加有效地得到管理和化解,剛兌概念會自然淡化;三是個體事件驅動。即個別信托公司在財務上難以支撐策略性剛兌時,有可能客觀上會加快“破剛”的進程。
短期風險點仍是融資類信托的流動性風險,主要集中在房地產、礦產領域。中長期風險最關鍵的是聲譽風險,因為剛兌逐步弱化之后,一個真正成熟的資管行業是“買者自負、賣者盡責”,有聲譽才能帶來品牌影響力,才能帶來業務的發展。維持聲譽,核心是要構建兩根支柱,一是忠誠于受益人利益;二是強化受托管理職能。
關于未來:融資信托萎縮甚至消亡
記者:2014年,“融資信托”、“投資信托”和“服務信托”呈三足鼎立之勢,這是最優結構嗎?
周小明:2014年是個分水嶺,大體分為三個階段。2014年以前,支撐信托行業高速增長的主導業務模式是具有私募投行性質的融資信托業務,是由于“金融壓抑”、經濟增長和制度紅利等復合因素造就的,這是信托行業的特殊市場機會。2014年及未來幾年會維持融資信托為主,投資信托、服務信托為輔的三分天下格局。
但是從未來發展的角度看,信托行業將會深挖信托制度的本源價值,不斷進行產品創新,投資信托和服務信托將取代融資信托,成為信托行業未來發展的主導產品。
比如日本,在上世紀50年代專門頒布貸款信托法,現在該法尚未廢除,但隨著金融體系的變革,日本已經沒有一筆信托貸款。我國未來也會變革,非標的融資信托會向另類基金轉換,真正的融資信托會走向沒落。
未來,信托行業穩健發展的基礎設施將日益得到增強。一是信托行業的制度基礎將逐步完善。《信托法》的修訂和“信托機構管理條例”的制定已經提上日程,不完善的制度將得到完善,信托公司展業的法律基礎會更加堅實;二是信托行業的資本實力將更加雄厚。
信托公司凈資本管理的實施和股東責任的加強,[北京瑞豐注冊香港公司]必將繼續推動信托公司增資擴股,增厚業務發展和風險化解的財務實力;三是行業穩定機制將建立。
信托業保障基金已經成立,獨立的信托監管部門也已浮出水面,這些因素都將促進信托行業的穩健發展。